多元解纷案例库是最高人民法院建设的多元解纷类案检索平台,收录由全国四级法院和部委、调解组织经过层报后评选入库的具有参考示范作用的案例,目前,共收录270篇。
近日,由荣成法院立案庭法官助理朱燕妮撰写的《张某与阎某、汤某饲养动物损害责任纠纷调解案——人民调解员参与调解顾客试衣期间被猫抓伤引发纠纷》案例、威海高区法院的《13名员工与某养老服务中心劳动争议纠纷调解案——法院指导劳动仲裁部门调解集体欠薪纠纷》案例,成功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多元解纷案例库。
荣成法院入库案例张某与阎某、汤某饲养动物损害责任纠纷调解案——人民调解员参与调解顾客试衣期间被猫抓伤引发纠纷
基本案情张某系某服装店的顾客,汤某系该服装店店主,阎某系汤某服装店附近的住户及好友。张某至汤某的服装店购买服装,在其进入试衣间试衣时,阎某的宠物猫企图进入该服装店,汤某认出此猫并让猫进入大门内。期间此猫偷偷进入试衣间,由于张某正换衣服并未发现猫进入试衣间,在张某转身出去时,宠物猫咬住张某左小腿并用双爪抓挠,导致张某的腿流血并有多处抓痕。后张某自行到医院就医并打疫苗,但阎某、汤某拒绝承担张某被猫抓伤而产生的医疗费用。张某遂诉至法院,要求阎某、汤某赔偿医疗费2778元及精神损失费、交通费用等各项费用共计5000余元。
处理方式方法法院收到起诉材料后,认为该案标的额不大、事实较为清楚,存在调解可能性。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将案件交由特邀的人民调解员进行调解。调解员收到材料后,查阅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有关规定法律法规,对于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被侵权人、第三人的责任划分来了解。调解员采取“背靠背”的方式,通过电话、微信、调解平台分别与双方当事人取得联系。接到电话后,张某怒火未消;而汤某表示猫并非自己所有,让猫进入店铺纯属平日与阎某交好,更未料到看似可爱的宠物会伤人,不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阎某更是态度消极,直接否认自己的宠物猫抓咬他人的事实,拒绝承担赔偿义务,第一次调解以失败告终。之后,调解员再次邀请双方当事人进行面对面调解。张某表示被猫抓咬不但使自己身体遭受疼痛,也影响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坚持要求阎某、汤某二人赔付各项费用5000余元。在查看张某的急诊病历、门诊收费票据及事故发生后公安机关出具的认定材料后,阎某对自身饲养的宠物猫咬人的事实予以认可,但认为张某要求的赔偿金额过高,并认为汤某对于该事件也应承担一定责任;汤某表示事故发生在自己店中,可以对顾客张某承担一定的赔付责任。调解员结合法律规定,释明宠物猫出现在公共区域,阎某作为猫的饲养人,未对猫尽到合理看护义务,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而汤某作为店主,对于在店内发生猫抓咬人的事件也存在一定的过错;同时耐心向各方当事人阐明因饲养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相关赔偿标准,并联系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询问相关事宜,以消除张某的恐慌和顾虑。最终,双方就赔偿问题达成一致意见。
处理结果阎某赔偿张某医疗费2000元,汤某以1000元的服装券抵扣赔偿,阎某、汤某当场将赔偿款、服装券一次性给付张某,该起纠纷得到圆满解决。
解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245条、第1246条、第1250条。
解纷要旨近年来,跟着社会生活水平提升,家养宠物数量逐渐增多,宠物伤人事件也时有发生。针对本案的饲养动物损害责任纠纷,法院邀请人民调解员参与调解,调解员运用“背靠背”调解方式,并利用在线调解平台做“线上调、掌上办”,更加便利当事人开展调解工作。在第一次调解效果不佳情况下,邀请双方当事人进行“面对面”调解,在法律规定方面尽可能全面释明,使各方从合理、合法的角度考虑自己诉求,同时结合当事人的语言表达、神态、情绪等方面,因势利导,引导当事人作出符合自己利益的选择,以此来实现精准解纷、实质化解。
威海高区法院入库案例13名员工与某养老服务中心劳动争议纠纷调解案——法院指导劳动仲裁部门调解集体欠薪纠纷
基本案情某养老服务中心经营困难,拖欠13名员工工资及劳务费。年关将至,13名员工向劳动仲裁部门寻求帮助。
处理方式方法劳动仲裁部门联系法院,希望能够通过府院联动,对形成劳动关系的职工工资、形成劳务关系的劳务费共同开展调处工作。经进一步探索纠纷情况,得知该养老服务中心已陷入经营困境,法院会同劳动仲裁部门多次约谈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了解该养老服务中心设立、经营情况。在认真审查养老服务中心的工商登记信息后,法官建议劳动仲裁部门联系与养老服务中心实际运营相关的上级公司参与纠纷处理。同时,法院还了解到,某养老服务中心经营场所的出租方——某康养中心也接到有关该养老服务中心欠薪的投诉。某康养中心得知情况后,很看重,立刻联系法院,希望能参与到纠纷化解工作中,避免给企业声誉带来负面影响。某康养中心表示,某养老服务中心的上级公司向某康养中心缴纳了200余万元房屋租赁押金,只要上级公司同意用部分押金支付工人劳务费,某康养中心愿意从收取的押金中拿出相应部分来支付13名员工的工资及劳务费。达成这一共识后,劳动仲裁部门会同法院立即与某养老服务中心上级公司负责人做沟通,着重释明该纠纷若不能妥善化解,不仅易激化矛盾,还可能对上级公司的声誉造成影响。最后,上级公司负责人同意某康养中心的处理解决的建议,用上级公司向某康养中心缴纳的部分押金替某养老服务中心支付13名员工的工资及劳务费。
处理结果某康养中心按照调解协议内容,以现金形式代某养老服务中心支付了13名员工工资及劳务费共计9万余元,该起集体欠薪纠纷得到妥善化解。
解纷要旨劳动纠纷预防化解工作关系着劳动者切身利益,也关系着社会和谐稳定。追索劳动报酬纠纷通常具有涉及人数多、波及范围广的特点。被欠薪群体往往是,若无法将矛盾纠纷及时化解,不仅损害了劳动者合法权益,也不利于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本案中,双方当事人对欠薪数额不持异议,但某养老服务中心面临经营困难,如果通过仲裁裁决或者诉讼判决方式解决,可能会让已经陷入经营困境的某养老服务中心“雪上加霜”,不利于实质化解纠纷,让劳动者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因此,在调解此类纠纷时,劳动仲裁部门通过府院联动机制,对疑难复杂劳动纠纷及时邀请法院参与指导,共同在纠纷发生之初开展调解工作,避免矛盾激化;同时按照既有利于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又有利于促进公司制作经营的原则促成调解,最终实现双赢效果。
推荐部门: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化解单位(调解组织):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公室